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釩對大鼠組織超微結構的影響。方法將2月齡清潔級健康 SD 大鼠150只按體重隨機分為對照組(蒸餾水)和偏釩酸銨10、20、40、60 mg/L 染毒組,每組30只,雌雄各半,自由飲水染毒,染毒10周。每天兩次觀察大鼠活動、攝食和飲水情況,于第2、6、10周,取各劑量組大鼠6只,稱量體重和重量,計算系數,并觀察超微結構的變化。結果隨著染毒劑量的增加,大鼠體重的增加呈下降趨勢,而系數呈上升趨勢;且雌雄大鼠表現一致。染毒第2周大鼠活動、采食及飲水量減少,被毛粗亂無光澤,常簇聚;至0周時,大鼠基本不活動,被毛凌亂、疏松并出現情況。10、20、40mg/L 組肝細胞線粒體和內質網結構正常,線粒體嵴清晰,內質網數量多;60mg/L 組受損傷較大,粗面內質網基本消失,肝細胞的胞漿內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水腫現象,線粒體雖然存在但數量很少。結論低劑量偏釩酸銨對大鼠肝細胞基本無影響,而高劑量偏釩酸銨對肝細胞結構有破壞作用。





以偏釩酸銨、二氧化鈦及石墨為原料,采用碳熱還原法,成功制備V_8C_7粉體;采用X射線衍射物相分析、熱重-差熱分析、掃描電鏡形貌觀察以及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偏釩酸銨碳熱還原制備V_8C_7的還原過程,優化了配碳系數。結果表明:低溫一次還原以偏釩酸銨脫氨脫水分解反應以及釩氧化物的形成為主;高溫二次還原以釩氧化物向非化學計量VC_x的轉化為主;隨著配碳系數的增加,反應產物VC_x的晶格常數不斷增大;當反應溫度為1 500℃、配碳系數為0.9時可獲得釩原子和碳原子有序排列的單相V_8C_7,粒徑約為2.7μm。
本文報道了一種以Zn(NO_(3))_(2)與偏釩酸銨為原料,采用水熱法合成的水合釩酸鋅(Zn_(3)V_(2)O_(7)(OH)_(2)·2H_(2)O)材料。XRD結果表明,該材料具有高純的晶體結構;掃描電子顯微鏡表明,該材料是由一維納米棒構成。而且該材料作為可充鋅離子電池正極,在電化學測試中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因此,本研究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新型的低維納米材料合成技術,而且為性能可充鋅離子電池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上一條:人本合金(圖)-偏釩酸銨 五氧化二釩-銅陵五氧化二釩
下一條: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