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導率是電解質溶液的重要屬性,通過研究不同濃度的釩溶液、沉釩率與初始pH值和電導率的關系,得到了電導率的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溶液pH增加,沉釩率和電導率呈降低趨勢。在pH為9.5時,沉釩率為98%,電導率為176us/cm,pH值增加到12.5,沉釩率和電導率分別降低到68.4%和145.6us/cm。在實際生產中,結合偏釩酸銨制備過程中的溶液pH和釩含量變化情況,電導率可定性判斷沉釩效果。





以檸檬酸為螯合劑和碳源,碳酸鉀、偏釩酸銨和磷酸二氫銨為原料,通過溶膠-凝膠法合成K_(3)V_(2)(PO_(4))_(3)/C復合材料。研究材料的晶體結構、形貌微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結果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結晶性,顆粒尺寸約0.2~1.4μm。作為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K_(3)V_(2)(PO_(4))_(3)/C在20 mA·g^(-1)電流密度下的放電比容量達到56 mAh·g^(-1),并表現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為了改變磷酸鹽轉化液造成的廢水富營養化,將偏釩酸銨和鹽組成轉化液,在AZ31B鎂合金表面制備了無鉻轉化膜,確定了轉化液組成及工藝條件。采用掃描電鏡和能譜儀分析了轉化膜的微觀形貌和元素組成,通過極化曲線和中性鹽霧試驗研究了轉化膜的耐蝕性。結果表明:轉化膜由Mg,O,F,Si,V元素組成;轉化膜耐蝕性較好,中性鹽霧試驗超過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