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果表明:該質量濃度的銨根對測定無影響,部分待測元素靈敏譜線受到釩基較嚴重的光譜重疊或旁峰干擾;高質量濃度釩的基體效應,連續背景疊加等影響因素導致鋁,鐵,硅,磷,鉛,,鉻,鈣的譜線強度增加,對其產生正干擾,同時高質量濃度釩的基體效應也導致鉀,鈉的譜線強度降低,對其產生負干擾.為此實驗方法采用基體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相結合的校正措施消除了高釩基體影響,同時試驗優選了未受光譜干擾的各待測元素分析譜線及其背景校正和檢測區域.結果表明,背景等效濃度為-0.000 3%(Na)~0.000 4%(Ca);鋁,鐵,硅,磷,鉛,,鉻,鈣在0.001%~0.60%(質量分數)范圍內,鉀,鈉在0.005%~0.60%(質量分數)范圍內,其質量分數與其對應的發射強度呈線性,各元素校準曲線的相關系數均不小于0.999;方法中各元素檢出限為0.000 1%~0.000 6%.





研究釩酸銨對小白鼠肝微粒體中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響.采用鈣沉淀法制備小白鼠肝微粒體,用GSH-PX試劑盒測定GSH-PX的活力.結果表明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小劑量組差異不顯著(p0.05),其余試驗組差異均極顯著(P0.01),并且酶活性隨著釩酸銨劑量的增大而降低.證明釩酸銨能降低小白鼠肝微粒體中GSH-PX的活性.
將偏釩酸銨和納米碳黑溶于去離子水中,通過加熱、干燥后制得前驅體粉末,將前驅體粉末還原/碳化后得到納米V_8C_7粉末。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對不同保溫時間下的反應產物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造成反應產物的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短,反應不完全,正在發生相轉變,顆粒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長,反應產物呈熔融狀,并有游離碳和VC析出。只有當保溫時間達到或接近值時,反應才能進行,顆粒的形貌較規則,呈球形或類球形,平均粒徑在20 n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