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鋼中釩含量超過0.12%以后,鐵素體和滲碳體中釩含量并不隨鋼中釩含量的增加而上升,鋼中釩含量的增加只是導致碳化釩析出量增加。分析表中數據可知,鋼中釩含量提高后,鐵素體中釩含量大致穩定在0.09%左右,滲碳體中釩含量大致穩定在0.23%左右。這說明0.09%和0.23%是PD3鋼中的釩在鐵素體和滲碳體中的飽和溶解度。2.2 PD3鋼中碳化釩的析出
對各試樣的珠光體形貌的大量觀察表明:在2號和3號試樣中的珠光體內沒有明顯的碳化釩質點析出,只有在較寬大的珠光體片內偶見無序的少許碳化釩質點。暗場觀察可以發現這類質點位向關系往往并不一致,即暗場下不能得到這類質點同時呈現亮的視場,這說明此類質點不是通過/相間沉淀0析出的。從表2的數據可以知道,2號和3號試樣的碳化釩析出量很少,只有0.019%和0.074%,所以TEM下不易發現碳化釩質點。從碳化釩的析出規律來看,電鏡觀察與萃取分析的結果是一致的。





濕法冶金工藝生產主要經歷以下生產階段:
1、原料預處理;2、固液分離及溶液凈化;3、釩溶液沉淀結晶;4、釩酸鹽分解、干燥及熔煉。
各操作單元原理及作用簡介:
原料預處理工序:
原料預處理工序主要對釩渣以及含釩原料通過高溫焙燒或酸、堿溶液浸出等方法處理,使其中的有價元素V完成晶型及結構價態轉變,終生成水溶性、堿溶性或酸溶性的釩鹽或釩酸鹽。典型的方法有:
鈉化焙燒提釩:
釩渣(或釩礦)磨細和選去所夾帶的金屬鐵后,配入適當的鈉鹽附加劑,經過高溫焙燒氧化、鈉化反應,釩鐵尖晶石等不溶性三價釩化合物氧化成并與鈉鹽反應,生成可熔性釩酸鈉。
V2O5+Na2CO3→2NaVO3+CO2工業上這個過程一般在回轉窯、多層焙燒爐及平窯等爐窯中完成,焙燒溫度在800~900度。
五氧化二釩回收工藝
從石煤中回收:從石煤中提釩的工藝主要是鈉化焙燒工藝,鈉化氧化焙燒—水浸出—水解沉釩—堿溶銨鹽沉釩—熱解脫氨—精釩的工藝流程。該工藝是我國從石煤中提釩普遍采用的工藝,特點是工藝簡單,并且充分利用了石煤的熱能。缺點是回收率較低,一般在60%以下。美國采用以上工藝,但采用稀硫酸浸出、溶劑萃取技術,回收率可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