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磷酸銨鎂法凈化含釩富集液,脫除硅、磷,考察了除雜劑加入量、溫度、pH值、銨鎂比、反應時間等因素對雜質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凈化除雜條件為:100 mL含釩富集液中加入200 g/L的氯化銨溶液8 mL,按銨鎂比1.4加入氯化銨,直接使用原溶液(pH≈10.2)于室溫下攪拌凈化30 min后過濾得凈化液,除磷率達到96%以上,除硅率達到87%,釩損失率可控制在2%左右。經過沉釩、過濾、洗滌、烘干、煅燒后,獲得了純度99.93%的高純五氧化二釩。經重復性試驗驗證,此工藝、流程簡單,而且生產成本低,可為高純V_2O_5制備提供技術方案。





以鉍、偏釩酸銨、銀等為主要原料,采用水熱法原位合成β-AgVO_(3)/BiVO_(4)復合光催化劑。采用XRD、SEM、UV-Vis等檢測技術,研究了Ag+添加量對合成光催化劑的組成和微觀形貌的影響,以亞甲藍溶液(10 mg/L)為模擬污染物,考察合成試樣的光催化性能。結果表明:β-AgVO_(3)/BiVO_(4)的光吸收發生紅移且具有較小帶隙寬,當Ag+添加量為5 wt.%時,β-AgVO_(3)/BiVO_(4)具有佳的光催化性能,在光照180 min時,對亞甲藍溶液的降解率達92.1%,而BiVO_(4)對亞甲藍溶液的降解率僅為73.5%。
將偏釩酸銨和納米碳黑溶于去離子水中,通過加熱、干燥后制得前驅體粉末,將前驅體粉末還原/碳化后得到納米V_8C_7粉末。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對不同保溫時間下的反應產物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造成反應產物的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短,反應不完全,正在發生相轉變,顆粒形貌和晶粒尺寸偏大;保溫時間過長,反應產物呈熔融狀,并有游離碳和VC析出。只有當保溫時間達到或接近值時,反應才能進行,顆粒的形貌較規則,呈球形或類球形,平均粒徑在20 nm左右。